上海液閥壓塊的設計原則。
主要的設計原則是閥塊的油路應與液壓係統原理圖相一致。
在閥塊的設計之前,首先要確定可集成的油路的哪個部分。閥塊尺寸應適中,閥塊尺寸過大,難以設計和加工;閥塊尺寸過小,不利於集成,浪費材料。
液壓閥塊設計係統閥塊原理如下:
1—溢流閥;2—換向閥;3—平衡閥;4—卸載閥;5—插入閥。
上海液壓閥塊設計注意事項:
在液壓閥塊的設計中,油路應盡可能簡單,並減少深孔、斜孔和工藝孔。閥塊內孔徑要和流量相匹配,特別要注意孔的通透性一定要保證有足夠的通通量,通量的方向和位置一定要與係統的總體布置和管路連接形式相匹配,並考慮安裝作業的工藝性,有垂直安裝和水平安裝要求的元件,定要保證安裝後符合要求。
對需要調整的元件,應考慮其操作和觀察的便利性,如溢流閥、速度調節閥等可調整元件應設置在調整手柄易於調整的位置。比例閥、伺服閥等需要經常檢修的部件和關鍵部件應位於閥塊上方或外側,便於拆卸和安裝。此外,閥塊結構中應設置足夠數量的測壓點,以便調試閥塊。重達30kg以上的閥塊,應設置起吊螺絲孔。但是,在滿足使用要求的情況下,閥塊的體積非常小。
1.溢流閥:為保護電機在低壓區啟動或停泵,故選擇電磁溢流閥,並保證工作時高壓力、高流量的要求,選擇帶插頭的溢流閥;
2.換向閥:其作用是保證液壓剪切缸的換向平穩,不受衝擊,並保證隻有在剪切需要的時候才能工作,以免誤動;
3.平衡閥:本閥的作用是實現平移控製的差動回路,對液壓剪進行定尺切割時,油缸差動,對鋼坯剪切時,該閥的動作;
4.卸載閥:為保證液壓剪回位迅速,在旁通處加一個常閉閥,該閥僅在液壓剪回位時才能工作;
5.插入閥:選擇插裝閥作差動控製。